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

五項修練的故事-比狼學得快

五項修練的故事-比狼學得快
一隻狼,一隻羊,他們不是「翡翠森林狼與羊」電影裡的好朋友;所以狼吃羊,天經地義! 狼一直都是吃羊的,將來還是會吃羊,如果你是羊,你會接受這是生活的事實。但是,羊一定要被狼吃嗎?如果你是一隻會思考的羊,你會如何決定自己的命運?你是羊,還是狼?
被美國「Business Week」評為當代最傑出的新管理大師的「彼得 聖吉」,其中一本暢銷著作「第五項修練」談到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「學習型組織」,他認為成員在這種身心都強健的組織中,創造力將得以發揮,而組織整體動態搭配的能力也將提升。不過這本談如何利用「系統性思考-第五項修練」作為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鷹架,並將其他四項核心修練灌注其中的厚書,許多理論與模型並不容易懂,很多人也沒有耐心一窺其堂奧。一年多以前一套用寓言式方式談「五項修練」套書的出版,總算用淺顯易懂的故事與生動有趣的圖片抓住了讀者大眾的眼光,也讓五項修練的概念能融入於企業與個人的修練中。 最近我選擇這套書當作輔導客戶「讀書會」的讀本,大家看的興致勃勃,在讀書會中,員工也透過分享激盪出許多個人與企業一些修練的看法與心得。
「比狼學得快」﹙Outlearning the Wolves﹚是這套書中的第一本,也是我在這套書中最喜歡的一本。 書中的故事大綱是這樣的~ 有一群羊一起生活在一片美麗青翠的草原上,四周有綿延幾里的尖刺鐵絲網保護著,但是對這群羊而言,狼卻一直是個威脅。因為羊群們常常一覺醒來,會發現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不見了,雖然不安,不過長久下來,這群羊也都認命了。 直到有一隻叫做「奧圖」的羊,向他的夥伴們提出夢想:「希望有一天,不要再有別的羊成為狼的早餐」。
當然他的夢想被當成癡人說夢話,幸好有一群夥伴願意一起當「學習型的羊群」,所以開始積極的參與討論,這過程中「奧圖」也成為狼的腹中物,不過卻更激起這群羊的決心。 他們不僅改變了做事的方法,也改變觀察與思考的方式,分工合作蒐集資訊,終於她們找到了一些證據-原來狼是從一條河底下鑽過鐵絲網來,這是只在乾旱時才有羊不見的原因,因為平常時候狼並無法潛水游過來,當然這樣的發現也讓這群羊想辦法堆了一作水塘,從此不管乾旱與否,羊群都平安快樂的生活下來。
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,其實也反映了大多數企業或個人面臨一件問題時,習慣用傳統的思維模式來判斷事情,比如說故事一開始羊群們也認定「狼一定試跳過圍欄」,最後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,如果一開始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就片面認定,沒有一點質疑,那事情可能就永遠無法解決了。 常常輔導客戶最常聽到的話就是:「沒辦法呀,一直以來就是這樣,什麼方法都試過了!」,這就是碰到問題只改變做事的方法,而沒有全盤更新自己固有的觀念與偏見。換句話說,就是一種長期受制的傳統心性。
在組織團隊中,運用集體智慧來尋求問題解決的狀況很多,但是通常都會陷於泥淖,主要因為對事情的本質認識不清,所以書中羊群的自我學習模式就更值得企業與個人學習:
• 第一、要先設立願景與目標:不要再有羊因狼而死掉;
• 第二、挑戰教條與傳統:羊一定得被狼吃嗎?狼一定是飛躍圍欄進來的嗎?
• 第三、蒐集資料:儘量蒐集與狼有關的訊息,彼此分享在集思廣益,終於發現狼不是天天來;雨天時羊不會短少,晴天時才有羊不見;也發現何床上的鐵絲有一小撮羊毛
• 第四、尋求解決方案:把石頭堵住河床的一端,並建造成一個水塘,羊群就安全了。
這些充分應用到對問題的思考方式:觀察、假設、求證、解決問題~~ 故事結尾留下了一個伏筆:但是也許她們還會遇到相同的情況......... 沒錯,羊群會堆石頭,狼不會移掉石頭嗎?羊會挖洞,狼不會嗎?重點在羊是否學得比狼快,所以解決問題以後,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的就是如何防止問題再發生,甚至預見尚未發生的問題,這就是矯正與預防的觀念了。
只有改變思維模式,運用集體智慧,並充分利用資料分析,以事實作決策,才能比你的競爭對手學得快,當然這種學習與改變都只是過程,它不是技巧或技術,而是一種修練,或說是一種企業文化的養成。 學習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,是關於成長與發現;企業與個人都需要透過團隊的學習,讓「系統性思考」來激發創造力與想像力,提升格局與視野。
資料來源:華文企管網 作者:許文彰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