匯流 + 寬頻 + 無線=無所不連的隨處經濟
「所有的裝置都將連線,非如此不可,這樣才能執行我們要它們做的事。」
Glenn Lurie, AT & T 新興裝置部門總裁
最近McGraw-Hill推出了一本新書,MMDays 很高興能夠被邀請,為一本好書來做推薦和寫讀書心得:「ANYWHERE:引爆無所不連的隨處經濟效應」。
台灣最近談「雲端運算」談得很多,推也推得很用力,無論是政府的經濟部或是台灣的電腦代工大廠,無不宣示要跨入雲端運算產業,跟上下一波的網路和科技變革。
雲端運算對很多人來說相當抽象,但談連網能力大家可能就好懂得多。家裡原本不能上網的人,拉了一條 ADSL 就可以連上網際網路,手機原本不能上網的人,換了台 iPhone 或是 Android phone,搭配個 3G 方案就可以用手機上網。
這些都是所謂連網能力的進步,從電腦到手機,未來再擴展到我們身邊的任何電子裝置,原本桌上型電腦才能做好的事情,現在用手機連上網路也同樣辦得到了。其實,雲端運算就是人類連網能力不斷進步下的一個自然產物。 本書便是從「連網」的角度切入,探討全世界在連網能力越來越強的情況之下,會為全球經濟帶來什麼樣的變化;而深處於這個快速變化的連網世界中,個人和企業的機會和挑戰又是在什麼地方。
匯流、寬頻、無線
在撰寫這篇文章之時,台灣大哥大正傳出以 650 億併購有線電視業者凱擘,震撼了市場,但是這個新聞卻恰恰好呼應了本書作者一開始便提出的重點:數位頻道的「匯流」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這邊我們摘錄了書中的一小段文章:
自有電信通訊以來,資訊就在各種獨立、有時不相連結的網路上傳送。這些網路各用不同的技術,而且起初各有目的,用於執行特定的工作,並且各具與任務相關的特色。固定線路(fixed-line)電話網路,剛開始是把纜線架在電桿上,穿越地表,將住家、辦公室和電話公司擁有的交換設備連起來,這是專門為處理語音通話而架設,甚至供應本身的電力,以防電力網斷電。有線電視網在二十世紀中葉出現。它們使用完全不同的銅線,把電視節目傳送到住家,因為這些住家經由廣播收訊不是很好。如果你家沒電,就不會看電視,所以這個網路沒有附加供電解決方案。有一段時間,這些獨立和不相干的網路和平共處得相當愉快,業主從沒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彼此競爭。
簡單來說,早期的電視跟我們熟知的網際網路基本上是毫無關係的,電話只是用來打電話,電視就是接收頻道業者傳來的電視節目,網際網路就是在電腦上面使用,這些不同的載體,其中所包含的資訊和內容也是沒什麼關聯性。但現在,就連電視也即將上網了 (或應該說,已經可以上網了),電視也可以上網意味著:電視和網際網路現在共用了一個數位頻道,原本只有在電腦上可以看到的內容,電視也可以連上網路看到。這就是所謂數位頻道的匯流。
在未來,連網裝置所連上的,是一個共同的平台,裝置彼此可以透過這個共同的數位頻道取得一樣的內容,並且透過這個共同的平台彼此溝通。當下一個最明顯數位匯流的例子,就是 Google TV 了。Google 也想要把網際網路上的內容,搬到電視上面去。數位匯流代表著整個世界正在把整個數位平台給「剷平」,大家在同樣一個平台上面競爭,比的將是內容、比的將是服務,所以有線電視頻道業者的競爭者不再是其他電視台,而是 YouTube、Hulu 乃至於網路上所有的內容提供者。
這樣子的一個數位頻道,另一個重點就在於連網裝置所能使用到的頻寬,為此本書作者介紹了一個簡單的量化標準,來衡量世界上每一個國家,他們的連網能力究竟是如何,這個量化的數字為「隨處指數〈anywhere index〉」,作者定義寬頻上網的最低標準為 384 kbps,如果一個人家裡有寬頻上網、且手機又有 3G 上網,那這個人就算有兩條寬頻上網的線路,這個指數用這種方式,算出一個國家之內有多少條寬頻上網的線路,然後除以總人口,就得到「隨處指數」。2010 年全世界的指數是 22%,也就是說,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有寬頻上網,有些亞洲國家的隨處指數超過 100% ,也就是平均每個國民都至少有一個寬頻上網的管道,像是日本和南韓。
有了這樣一個指數,根據連網能力,作者把每個國家劃分成三種不同的階段:新興國家 (指數小於 33%)、轉型國家 (指數大於 33%)、隨處國家 (指數大於 100%),並且發現到這樣的劃分,可以明確地看出該國數位化程度,和邁入不同階段時引爆出來的經濟變化。 對於那些到了今天連網能力還是不高,處於新興國家階段的地區來說,無線通訊的裝置 (手機) 提供了他們絕佳的機會:
2005年倫敦商學院(London Business School)的一項研究報告說,每 100 個人每有 10 具行動電話,會使一國的國內生產毛額上升 0.6%。行動通訊服務不只潤滑了新經濟之輪,更且擴大到接觸以前遭到冷落的人,而這將進一步帶動經濟成長。
90% 的肯亞人沒有開設傳統的銀行帳戶,可是肯亞的行動電話滲透率卻是銀行帳戶持有人的三倍左右。所以肯亞出現了一個手機上面的服務叫做 M-Pesa,這個服務可以讓肯亞人用手機做匯款和繳費的服務,不用透過銀行,對於當地人民來說,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網路銀行,更遑論用網路銀行來轉帳或是付款,但是手機卻直接跳過了這些,讓他們同樣享有便利。所以「無線」提供了原本落後國家相當好的機會,讓他們在匯流的時代可以迎頭趕上。
所以,連網能力的意義,在於有價值的內容與服務可以隨時隨地讓任何消費者取得。這不只意味著會創造出新的需求、新的消費情境,在某些情況下,也可能意味著原本的企業會受到遠端網路連線過來的服務所挑戰,如同前述我們提到的電視內容。
在「匯流、寬頻、無線」這三要素之下,全世界正快速地演變成一個緊密的數位網路。可以想見在這樣的趨勢下,會有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新商業競爭模式迸發出來。這會是一個舊商業模式遇到大挑戰、卻也充滿新機會的世界。
本書便是圍繞在這個論點之下,佐以大量的案例研究和數據,探討下一個十年、乃至於下一個五十年的隨處經濟。書中的故事有些相當有趣、同時也發人深省,讓我們在快速變動的數位時代和全球化時代,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,從而得知大局,瞭解世界正以「連結」的方式在做變化。相當值得一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